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湖北省主推北斗高端芯片 武汉有望打造“第三极”
点击:3475来源: fbe-china.com作者:Kenny Fu
时间:2019-11-15 12:53:48

上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纲要》还提出了包括设立国家级领导小组、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8项推进措施。业内人士认为,此《纲要》是一套给钱给政策的组合拳。

武汉有望打造第三极

俗称芯片的集成电路被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然而,我国芯片产业长期受制于人,终端产品如手机、计算机、彩电等,大多是中国脸,外国心,九成芯片靠进口。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芯片进口额高达2313亿美元,超过同期石油、矿石进口额。

以芯片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势必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大部分利润会被别人拿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缪向水说,借《纲要》出台之机,湖北芯片产业亟待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发力追赶。

从2000年6月起,湖北芯片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14年发展,现已拥有50多家芯片企业,专业人才6000多人,产值27亿元。

光谷芯片产业已具备很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昨日,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和上海这一产业发展较好,可称两极。如果措施得力、市场培育有方,武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极。

光谷投建5平方公里园区

武汉光谷于今年3月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到2016年,产业规模达300亿元。

一个规划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以芯片为主题的产业园,已经在东湖高新区佛祖岭一带开建。现有30家企业敲定入驻。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武汉)主任邹雪城透露。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形成政府资本、企业资本、社会资本联动,打造汉版芯片全产业链。

武汉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芯片产业又是光电子产业的底盘。中国地质大学光电材料专家、教授龙光芝认为,光谷对芯片的需求十分强烈,这里已聚集有烽火通信、富士康、天马和雅图等众多下游企业,仅联想一家,未来每年生产的智能设备是1亿部。

但由于生产、设计能力的缺失,鄂产芯片普遍傻大黑粗,成本也无法降下来,导致下游厂商不愿用本土芯片。

我省去年已筹集2亿元用于支持北斗高端芯片研发。今年2月,由省国资委、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打造的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立,将于明年推出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与国外芯片抗衡。

避免掉进重复建设陷阱

芯片是一个烧钱的行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武汉芯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维峰说。

缺钱一直困扰光谷芯片设备厂商。武汉新芯12英寸芯片生产线目前已投入100亿元以上,累计生产闪存芯片突破10万片。但要达到月产5万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后续资金要跟上。邹雪城说,目前投资一条月产5万片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至少需要400亿元。

一些企业在不断加大投资之后,往往会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差钱、缺领军人才是芯片行业的两大软肋。一位北斗芯片专家提醒说,芯片市场比较特别,赢者通吃。你的芯片做得再好,如果不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市场就会将你无情抛弃。因此,风险很大,重复建设成其最大隐忧,造芯运动须谨慎参与。

> 相关阅读:
> 评论留言:
联系地址:北京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3A19
企业邮箱:tiger.lin@fbe-china.com
©2019 版权所有©北京中福必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86)010 63308519